尊敬的家长朋友:
您好!夏季来临,气温逐渐升高,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。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是祖国的未来,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
为有效预防孩子溺水事故的发生,现将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和要求告知于您,希望您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,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,与学校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。
高度重视,增强防溺水意识
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,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“头号杀手”。哪怕是在看似平静的水域,也可能暗藏危险。每年都有大量青少年因溺水失去生命,一个个悲剧背后,是家庭难以承受的伤痛。请您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,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危害,将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,时刻保持警惕,切勿抱有侥幸心理。
加强监管,履行监护职责
强化教育,提升防范能力
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防溺水等安全教育,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,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。
教育孩子做到“六不”:不私自下水游泳;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不盲目下水施救。
家长应牢记儿童溺水“防护八要点”:一是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,家长时刻看护。二是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。三是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抽筋。四是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,有可能被呛。五是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互相嬉闹,防止呛水室息。六是教孩子学习游泳,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。七是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八是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同时,让孩子了解溺水的危害、溺水的症状以及如何在水中保持冷静,提高孩子的自救和互救能力。
科学施救,避免盲目行动
当发现有人溺水时,家长要教导孩子保持冷静,不要盲目下水施救。更要让孩子知道,会游泳不等于会施救,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,盲目施救不仅可能救不了他人,还会让自己陷入危险。应立即大声呼救,寻求成年人的帮助,并拨打110、120等急救电话。如果现场有救生圈、竹竿、木板等物品,可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利用这些工具进行施救。千万不能手拉手施救,落水者力大无比,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,造成连环溺水悲剧。家长自身也应学习正确的溺水救援和心肺复苏方法,关键时刻能够科学、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。
各位家长,孩子的安全是我们共同的牵挂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筑起防溺水安全防线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同时感谢您对孩子安全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!
四川省营山中学校
2025年4月28日
END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